蔡文龙/文
前不久,有位当地鸽友告诉我,过去他在春季育鸽季节重视用种鸽所产的头两轮鸽蛋作鸽,今春借鉴南京某当红赛鸽好手(付献春)的育鸽经验,挑选了几对鸽子用第三轮蛋作育幼鸽。想不到尝试的效果非常理想,作出的小鸽子无论在体质与羽质,还是出窝后所表现出的机敏与灵性上,都较前两轮鸽子都略胜一筹。因此,这位鸽友更加笃信南京高手的育鸽套路,表示来年育鸽将以第三轮蛋育鸽作为选留赛鸽的重点。对此,我对相关情况表示值得关注与重视的同时,却并不认为由此就能得出第三轮鸽蛋孵出的鸽子优于其它轮次鸽的结论。
无独有偶,日前有位外地鸽友也打来电话,介绍了他今年育鸽中所经历的与上述鸽友几乎完全一样的情况,称他过去春季特比环鸽一般都定在头年底的十到十一月份作出,这样到来年春赛用半岁左右的青年鸽比赛更有冲劲。今年听他们鸽会的老会长建议,没有把作育了两轮秋赛幼鸽的种鸽撤开单养,而是继续在春末夏初的五、六月份作育第三轮鸽套来年春赛环,以便在春翔中求取欧洲鸽友非常重视与看好的“好一岁鸽”竞赛较果。凑巧的是,这位鸽友尝试作育的第三轮幼鸽也与前述鸽友一样,出现了各方面条件均好过前两轮的结果。于是,这位鸽友也滋生第三轮鸽蛋优于前两轮的看法。这进一步引起我对以鸽蛋轮次论优劣倾向的深思。
实际鸽事活动中,对于第几轮鸽蛋育鸽效果好,一直都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从诸多有根有据的报道与经验介绍来看,有的鸽友非常重视采用种鸽配对后所产的第一轮蛋育鸽作重点赛鸽选手,乃至留种,认定“头窝蛋,金不换”,认为种鸽经过较长时间单养,精力充沛,到育鸽期把鸽子配到一起,正是烈火遇干柴,产出的第一轮蛋育出的赛鸽,品质会更上一乘。也有鸽友认为鸽子产第二对蛋时,配对种鸽的情绪更稳定,情感更融洽,孵出的小鸽子更容易承续双亲的优良基因,从而作育出更优秀的幼鸽。再就是如上述两鸽友那样,认定第三轮,乃至轮次更靠后的幼鸽易出优秀鸽。支持这种观点的理论之一竟然与蛋鸡场利用生物“反负授”效应,通过“杀鸡儆鸡”,在鸡场杀鸡让产蛋鸡感受到种族面临灭顶之灾的气场,从而诱使产蛋鸡为避免同类的灭绝加快繁育频率,从而提高产蛋率相仿佛,认为鸽子在多轮作育后身心疲惫,会产生鸽子生物上“知天命”似的生命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种族的最优化延续,种鸽往往会无形中把最好的基因遗传给子嗣。据此,有些鸽友把第三轮及之后所产的鸽蛋称为“还魂蛋”,倍加重视。还有的赛鸽高手喜欢用超出了繁殖期作出的反季节晚生鸽留种,想来也有追求“还魂”效果的因素使然。
综上所述,面对不同轮次鸽蛋出好鸽均有实例佐证,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据的现状,我们尚不宜作出孰优孰劣的结论。事实上,发展到目前的生物遗传学理论对既定生物优生问题的认识,多还处于难以把控的不确定性之上。就人类所最关心的人类本身而言,研究表明世上每个人的基因组合都是独一无二的。人的一个精子或一个卵子中23条染色体的组合方式就有2的23次方,即约有840万种之多,那么,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后,染色体组合方式可达70兆种(840万*840万)。此外,精子与卵子在形成过程中,具有相同功能的遗传基因会进行替换,故受精卵中染色体的组合方式不计其数。推及鸽类,鸽子优劣的不确定性也同样显而易见。因此,作为普通鸽友,根据各人的经验与见识,喜欢用第几轮鸽蛋作育幼鸽都不在话下,重要的是把种鸽养好,使所产的鸽蛋符合标准,作出的雏鸽在生长发育中不出纰漏,为任何轮次的鸽蛋都可期培育出优秀的赛鸽打好基础。